> 娱乐前沿 > 科技
四川:税收信息化诠释税收“轻节奏”
2020-12-14 11:23:05

从“大厅办”到“网上办”,从“一窗办”到“掌上办”,从数据领跑到信息管税,信息化建设在税收工作中发挥的作用日益凸显。“十三五”期间,四川税收信息化快步推进改写着服务模式和管税方式,亲切融入纳税人生活,有力提升征管效能,切实优化税收服务,税收信息化已成为兼顾便民办税与高效管税的坚强支撑。

这五年,信息化悄然融入纳税人“轻生活”

步入成都市大邑县税务局办税厅,“十三五”初期已经开始使用的智能办税设备提升办税便利程度,极大方便纳税人缴费人。“自助办税终端方便好用,办理申领发票、代开发票等很多业务,我们节省窗口等候时间。”四川天邑康和通讯股份有限公司的陈会计直接在24小时自助办税区刷身份证,完成身份确认后,很快就领取到发票。像大邑县税务局一样,这五年全省各地税务机关纷纷打造智能办税厅、自助办税区、24小时办税“超市”,构建起实体、网络、自助等多元化办税新渠道,也打破了办税服务的时空界限。

智能办税厅、自助办税区,是纳税人看得见的前台,而这五年四川税务加速推进“互联网+税务”,不断提升税收信息化水平,办税缴费方式也以窗口人工办更多向电子税务局、手机APP等线上渠道转变,更多纳税人从前台走向“幕后”,开始网上办、掌上办。

“以前要按月到办税服务厅进行申报、领发票、抄报税,还要排队等候,花费时间长,办税成本也很高。”说起这五年税收信息化建设带来办税服务的变化,乐山市犍为县亭兵贸易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温旭霞深有体会。随着申报、认证、发票申领预约等更多涉税业务实现网上直接办理,温旭霞也成为税收信息化建设的受益者。

奋斗在四川省税务局征管战线的工作者们精心梳理出了这五年税收信息化迈出的每一步:2016年金税三期工程上线运行,“互联网+税务”行动计划持续推进;2017年全面推行实名办税,“非接触式”办税初试锋芒;2018年55个主要涉税事项实现网上办税“一次都不跑”;2019年完成原国税地税金税三期系统整合;2020年10月实现189项业务“全程网上办”,截至今年10月底,电子税务局注册用户数量为310.2万户,注册率达到99.11%,网办业务超过1亿户次,网办率达到92%(主要涉税事项网办率达到了97%),网上申报比例达到99.6%,全省纳税服务大厅窗口数量比去年同期减少45%,大厅人流量平均下降7成。电子税务局成为纳税人、缴费人办税主要渠道和方式,实现了纳税人、税务人双减负……

税收信息化步伐加快也为发票“线上申领、线下配送”夯实坚实基础。早在2016年,德阳等地税务部门就开始探索推广网络申领发票快递配送模式。领发票不跑路,让德阳发票寄递首位尝试者广汉市年代故事咖啡馆老板黄女士发出“巴适,真巴适!”的赞叹。

从“少跑路”到“不跑路”变化,如今越来越多的纳税人走上办税“轻生活”。“现在只需要在家动动手指,几分钟的时间完成发票领用申请。”内江隆昌市黄家镇维聪文具店法人唐家明说。

这五年,信息化悄然提升征管新效能

从“一厅通办”到“一窗通办”,从大厅办到网上办、掌上办,这五年税收信息化改写着税收服务的节奏和效率,也快速提升着税收征管的效能。增值税发票管理系统优化升级、试点服务贸易支付税务备案电子化项目、上线社保费征收子系统……四川省税务系统征管质量越来越高,征管手段越来越先进。

泸州市税务部门以出口退税管理服务平台为依托,打造“生产型出口企业出口退税服务前置”“一主四辅”模式,也成为在全国税务系统首创的“四川经验”。以信息化手段支撑的这一模式,将一、二、三类出口企业退税时间统一压缩到5个工作日内,实现优化营商环境、降低税收风险、规范企业管理的“三效叠加”。

“通过出口退税管理服务平台,能够随时掌握企业生产、销售、出口、退税申报、单证等信息,并进行多维对比分析,提前甄别出风险点,同时减少实地核查成本,筑牢出口退税管理的安全屏障。”泸州市税务局主要负责人表示。

“十三五”期间,四川税务系统信息化建设成效不仅提升出口退税管理效能,也极大增强了税收行业管理、风险管理等能力,丰富着信息管税、数据治税的内容。

在南充市,当地税务部门在推进税收信息化过程中,注重构建与当地住建、房管、水务等部门共享共管的数据运用模式,有力提升了房地产、建筑、砂石行业税收管理质效。

税收信息化在加速,税收征管效能在提升,税收现代化建设也在提速。国家税务总局四川省税务局征管和科技发展处主要负责人说,“‘十三五’期间,全省税务系统以金税三期工程上线为依托,全力落实四川省税务局“两轮驱动”信息化战略,切实缩短了纳税人办税时长,有效支持了税收征管方式转变,极大促进了税收营商环境优化。近五年,全省纳税人满意度测评在全国排名稳步提升,2020年为全国第6名。下一步,我们将通过税收信息化加快办税缴费便利化进程,进一步提升办税缴费体验和纳税人缴费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这五年,信息化悄然展现税收服务发展“新方式”

五年来,四川税收信息化快步迈进,增值税发票系统、大数据技术等运用,拓展了税收服务发展的新手段、新方式,让四川税务服务发展“更有数”。

上半年,攀枝花市德昆工贸有限责任公司所需的原材料煤渣断供。当地税务部门利用大数据资源,为企业匹配到504电厂的煤渣供应,缓解了企业的燃眉之急。

“这批煤渣一运到,我们的球磨机立即运转起来,税务机关还帮我们联系了攀大高速公路建设部,销路上也不发愁了!”攀枝花市德昆工贸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薛继承说。

增值税发票流与货物服务流、资金流高度关联,能够较为全面地反映产业链供应链运行情况。近年来,四川税务部门借助税收信息化成果,充分利用增值税发票“大数据”,加强对产业链供应链运行情况的分析,发挥数据搭桥作用,及时帮助企业打通堵点、连通断点、畅通节点,稳定产业链供应链,也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

四川“十三五”税收信息化发展也为税务部门服务各地战疫情促发展和“六稳”“六保”大局提供更足“底气”。

面对今年疫情,四川省税务局运用税收大数据开展税收经济分析,联合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在全国创新推出“税电指数”,优化升级为“经济景气度税电指数”,已纳入地方经济监测体系之中,及时准确监测分析全省各地区、各企业的生产销售情况,全面客观反映各产业、各行业的生产效能,对分析企业复工复产情况具有较强参考价值,为全省战疫情促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11月,四川省税务局联合省发改委、省经信厅、省统计局、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建立四川省“税电”大数据共享协调机制,力求发挥“税电指数”监测经济运行作用更好服务四川省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国家税务总局四川省税务局党委书记、局长李杰表示:“四川税务将重点围绕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数字经济、现代物流、金融服务、环保监测等重要产业领域,深入挖掘税收数据的实践运用,为全面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科学、精准、高效的大数据支撑和智力成果支撑。”

上一篇  下一篇

I 相关 / Other

[人民网]税费优惠落实落地 助力高新技术产业走上“快车道”

汽车产业是长三角区域具有较大优势的产业之一,有着培育世界级产业集群的基础和资源。在浙江,一家经营新能源汽车传动系统、汽车变速器及其他汽车配件的公司车间里,工人们正在不停作业。该公司会计邓丹喜算了这样一

[中国税务报]新闻媒体看税收 感知税收温度 传递为民情怀

临近年底,多项税收新闻密集发布,从税务铁军助力脱贫攻坚,到多地税收服务举措获国办通报表扬,再到减税降费政策红利显现、一般纳税人户数稳定增长,这些税收新闻成为各家媒体记者竞相报道的重点。特别是在2020年全

一喂顺风车回应提醒式约谈:高度重视 3、严格按照交通运输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商务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国家网信办令,2016年第60号文件,以及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发文字号:国办发〔2016〕

一喂顺风车 2020年12月7日,受交通运输新业态协同监管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委托,浙江省杭州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会同杭州市公安部门对一喂顺风车进行了提醒式约谈。 2、严格按照杭州市交通运输局、杭州市公安局,杭交

云南:税收助力“新基建”企业构建发展新格局

今年以来,曲靖市税务部门聚焦“新基建”项目的建设发展,精准施策、强化服务,全面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助力“新基建”企业加快战略布局,构建产业发展新格局。 复工复产享优惠 协同发展“新基建” 云南绿宇能源有限

河北:信息技术铺好道 办税缴费少跑路

足不出户领发票、缴税费;新办企业跑一次、一天结;纳税申报免填单、自动算……国家税务总局河北省税务局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和税收大数据,推进税费业务综合办理、升级业务系统、创新服务方式,为纳税人提供便利,

I 热点 /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