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娱乐前沿 > 科技
AI草莓划出助农新赛道 举办AI草莓种植大赛也希望借助AI技术让农民种得好
2020-12-23 14:22:03

尽管如此,拼多多至今仍旧把农产品当做看家本领。就凭几亿农民加上14亿张嘴,关于农产品电商“下半场”的想象空间远未到天花板。

▲其实能成为顶尖的种植草莓的农人,对于农业科技都不陌生,但AI组这种“无人打法”,他们还是第一次见到。
七月的云南省昆明市富民县国家高原云果产业园,1680米的海拔令这里还有一丝春意。由全国劳模、有着“草莓大王”美誉的纪荣喜领衔的四支顶尖农人队和四队由中国农大、南京农大、昆明农科院以及荷兰瓦赫宁根大学青年学者组成的“学院派”开始捉对比拼。

▲在云南富民县国家高原云果产业园内,标准自动化环境控制系统的独立温室让AI队远程遥控草莓生长如臂使指。
参与大赛的四支顶尖农人队伍来自江苏、云南两省,都是当地种植草莓的行家里手。

拼多多目前正在致力于生鲜国货品牌的建立工作,促进从产业链、数字技术、经销渠道、返村就业、电商运营等角度帮助三农,AI草莓种植大赛就是其中一个具体举措。在国内数字经济和新消费浪潮下,完成数字农业和智慧农业的目标,将更多高科技应用在农业,将更多信息技术应用在农业,让优质农产品和特色农产品能脱颖而出,吸引更多人投身于农业,是中国农业未来整体升级的道路之一。近四分之一销售额来自农产品的拼多多扶持农业产业是认真的。

▲CyberFarmer.HortiGraph在AI温室内加装的摄像头,通过图像识别算法来智能侦测草莓的生长状态。现场静悄悄的。
从某种意义上讲,农产品是个“玄学”。虽然如今农民已不太靠天吃饭了,但受制于良种、水土、肥料、气温、产地、时间等等要素,尤其是对于小本儿经营的“小农”来说,如何提高自家产品的产量、品质,能在全网农货的竞争中不落下风,成为新问题。

当程序代码从服务器端敲入草莓产业,农人、学者、农产品上行平台如何共同让这一充满希望的挑战在未来大规模普及,成为这次大赛留下的新命题,也为明年将举办的第二届“多多农研科技大赛”定了调。

 

▲比赛基地内,全国劳模纪荣喜亲自为草莓定植做前期准备。嘴上说不在话下,但比赛一开始老纪一点儿都不轻敌。
年终岁末,拼多多把一年中最高光的时刻留给了“AI草莓种植大赛”。

面对只见探头、传感器不见到场的AI组高手,这些资深果农自信满满。凭自己数十年总结的生产经验、顺手的园艺设备,用经过多次改良的传统基质栽培,再加上匠人精神,只要稳扎稳打,农人们自忖能把“花里胡哨”的AI队伍“打趴下”。

 

▲获得AI组冠军的CyberFarmer.HortiGraph联队队员们远程与大赛技术专家沟通调试环境、控制园艺设施。
隆冬时节,由中国农业大学与拼多多共同主办,联合国粮农组织技术指导的首届“多多农研科技大赛”暨“AI草莓种植大赛”在京落幕。这场于今年6月在云南启动的“人机农活儿”对抗赛历时半年后结果出人意料。由顶尖农人种出的草莓靠着大赛组委会的检测仪器在甜度上险胜,但产量却是云泥之别——AI队的平均产量近乎顶尖农人队的3倍。

比赛的结果从种植策略的优势、产量、效益产出比等方面进行评价,比赛核心目的是为上游众多的产业带和小农生产者提供更低成本的解决方案,帮小农户承担得起新技术,并从中受益。

▲比赛支持团队展示农人组收获的草莓。从外观上看,AI组种的草莓与传统种植并无区别。
正如拼多多副总裁陈秋在颁奖仪式上所说,“中国工程院院士、众多高校的专业人士以及传统农人共同参与本次AI草莓种植大赛当中,都是希望AI技术和算法能够尽快帮助中国农业生产开启技术革命。”

简单来说,AI智能组通过建立一套草莓生长模型,录入温度、湿度、水肥等大数据,并建立起与甜度、产量、效益等相关的曲线,在这个模型基础上,用机器学习、用BP神经网络等算法策略,用历史数据和实时数据投喂草莓,最终算出成熟的草莓大不大,甜不甜。

中国农业一直被认为是最后的蓝海,需要更多头部企业来帮助从传统化向信息化的迈进。正如大赛评委、中国工程院院士、农业信息化专家赵春江所言,目前中国的农业数字经济规模已经达到5778亿元,预计到2025年能够达到1.26万亿元,发展速度非常快,所以“抓住数字技术机遇,快速发展农业数字经济,对农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种了半辈子草莓的顶尖农人最终仅仅在甜度上略胜了一群由青年学者组团的新农人,而在成本和产量上则输掉不少。

作为国内最大的农产品上行平台,拼多多通过分布式AI匹配商品供需,不但能帮农民实现“卖得好”,举办AI草莓种植大赛也希望借助AI技术让农民“种得好”。

“智多莓”领队在颁奖仪式上介绍,运用AI技术的草莓种植户每年缴纳服务费1800元,节省的肥料节水成本能达到5000元,且因为果实比人工栽培的草莓更大,更省人工成本,最终出产的成果也更具竞争力。

就比赛结果而言,传统农人组的“艳九天巾帼队”甜度最佳,但从产量、种植成本以及人工成本角度看,AI草莓远优于传统农人的成果,且甜度只是因为实验室的数据,到底好不好吃,这事儿还得因人而异。而参与大赛的AI组“智多莓”团队在比赛还没结束的时候,团队工程师便已开始向昆明滇池西岸的百余户草莓种植户提供AI种植支持服务。

反观AI队伍,虽然参赛队员不在草莓种植现场,却可以通过远程读取38项生产环境参数,27项可控制生产环境参数,用人工智能及算法控制草莓生长。在标准版温室控制系统基础上,临时聘请少量当地农人现场料理,让草莓智能生长。

这一“战”之后,“科技赋农”这一概念,想必让参与大赛的传统农人们印象深刻。

▲冠军获得者CyberFarmer.HortiGraph联队认为,未来的农业将人与AI相结合,效果会更好
作为国内头部电商公司之一,拼多多其实也是一家科技公司。资金与人才的叠加加上平台的海量数据与订单,让大数据预测农产品需求,指导农民生产成为可能。

拼多多对农业有一种执念,即便当下已是国内市值第四大的互联网巨头,但对于瓜果蔬菜,总有一种说不出的心头好。

全国劳动模范,有着“草莓大王”美誉的纪荣喜对人工智能参与草莓种植业并不陌生,日常对于新技术也有着较深刻的了解。不过,这次AI队通过全套传感器,探头甚至机器人对水分、土壤肥力、果实监控、室内通风换气进行远程遥控种植,只请了少量云南当地农人帮忙打理照看,这种“降维打击”也让忙前忙后小半年的纪荣喜和他的农人团队开了眼界。

在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指导下,由拼多多联合中国农业大学举办的“多多农研科技大赛”就是探索用人工智能、算法策略与传统农业种植结合,创造出更多附加产值的一次尝试。如果能通过比赛产出一批实用成果,进而帮助中小农户转型为科技农户、新农商,那就更好不过。

种植端提质多产降成本,销售端降价提质促销量,节省出的农村劳动力也有更多精力尝试转型成为新农商;待AI草莓种植大赛结束,验证后的新赛道原来可以让农民、平台、顾客实现三方共赢。

▲由全国劳模纪荣喜领衔的劳模工作队、艳九天巾帼队等顶尖农人自信能战胜隔壁的“学院派”。
客观地说,“拼多多”的前身“拼好货”在2015年从农产品切入电商市场的时候,只是想找条“人少”的赛道。如今,上半场已经结束,靠着“农村包围城市”,拼多多也成了国内市值第四高的新电商平台。

这时,拼多多主动伸出了援手。

套用现在流行的一句话——“不赚钱,交个朋友”,AI草莓种植大赛就是“不赚钱,与未来交个朋友”。

上一篇  下一篇

I 相关 / Other

【农业农村部】农垦改革发展再上新台阶

今年以来,农业农村部深化农垦改革发展,农垦内生动力不断增强,发展活力日益改善,整体实力明显提升,打造形成农业领域航母、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农业企业集团迈出坚实步伐。
深入推进集团化企业化农垦改革。

拼多多开卖智利车厘子 并开展线下推介、直播送券等优惠活动

▲智利驻上海商务领事武德(右二)、智利水果出口商协会樱桃委员会与拼多多共同宣布开启车厘子销售季。(李秀 摄) 智利水果出口商协会樱桃委员会是智利最大的非营利性贸易组织。今年1月初,协会与拼多多达成战略合

石头山变身“花果山” 刘和平说

狄拉克表示:“拼多多将继续通过数字技术,助力改造传统农业产业链,推动农产品标准化、规模化变革,补位现代农业流通产业链体系,推动线上线下融合,为乡村振兴战略指导下的农业现代化探索一条新路径。” 在老窝

首都青年学者组团参赛 将人工和人工智能相结合以后

▲7月22日,在多多农研科技大赛的媒体开放日上,林森介绍团队研发的智慧决策系统(摄影:穆功) 在这套系统中,他们团队首先将种植者经验、环境数据和草莓图像数据标准化,建立标准化的作物种植知识结构,构建智慧

Techcrunch:为何拼多多大力投资农业科技 长期而言

Lim补充道,“我们真正希望鼓励及推动进一步投资的是在上游。” 云南省的农民在多多大学学习如何在拼多多开设和经营店铺。小南/摄 在生产方面,拼多多能够追踪数亿名买家的购买行为,并告知农民他们应该种植什么农

I 热点 /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