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前沿 > 热点
在《山河故人》里,贾樟柯用三个画幅描述昨天、今天、明天
佚名 2015-11-08 22:35:11

大家好,这一次来和大家聊聊这个电影。

从《小武》到《三峡好人》再到《山河故人》,这么多年过去了,创作对我来说意识不到改变,因为它是一个自然的,跟着不同题材寻找不同方法的一个过程,要说改变巨大的,就是剧组伙食变得越来越好了。

所以《山河故人》应运而生。这个电影跨越了三个时代,每一段都运用了不同的画幅。99 年我用 DV 拍摄了很多纪录素材,用了一些在电影中,打开 1999 年的 DV 素材,看到的第一个画面就是在迪厅跳舞,觉得这样的画面已经很难复制了,当时素材的画幅是 4:3 的构图,那些非常有时代气氛的镜头,很难再用剧情片的方法重现当时的氛围。我决定用这些素材,就把上世纪 90 年代的故事都拍成了 4:3 画幅。第二部分也用了这几年的纪录片,当时就用的 16:9 的构图,后来索性最后一部分用成宽画幅的,这样通过三种画幅正好能够带来不同时代的清晰辨识,最主要的还是忠实于过去拍的那些老素材。

在配乐上,我选用了两首歌曲,一个是《go west》,一个是《珍重》。这两首歌早在写剧本的时候,就很自然的、不自觉的写进来了。《go west》是因为这部电影的开始时间是 1999 年,表达的又是年轻人的爱情故事。所以我在想 99 年的时候,年轻人在做什么?他们是怎么娱乐的?自然而然的想到那个时候流行蹦迪,《go west》这首歌是当时的迪厅金曲。对我来说,只要这首歌响起,我就能想起自己的青春时代,这首歌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青春记忆。而《珍重》则是因为我一直喜欢叶倩文的歌,从 90 年代一直听到现在,一直反复在听。我觉得叶倩文的歌具有一种相濡以沫的情义的感觉,就好像(两人)共赴江湖路,面对共同的危机,不仅有情,还有义。情义相连(的感觉)在目前的流行乐中比较减弱了,《山河故人》是一部有情有义的电影,所以不自觉的使用了这首歌。

关于一些隐喻,比如「枪」的段落,也有网友问过我。1999 年,张译所饰演的角色张晋生刚刚下海经商,那个时代崛起的新富阶层,很多人游走在灰色地带,也有很多人身上有枭雄般的鲁莽,动刀动枪可能是常有的事。更多的时候是一种宣言,不一定会实施。当张晋生移居到澳大利亚,50 多岁的时候,他买了很多枪,这些枪事实上带给他对故人的思念,甚至对敌人的一种思念,因为在那样一个与世隔绝的地方,似乎连过去生活中的敌人,也成为渴望靠近的对象。

还有一个是影片结尾赵涛的一段舞蹈,好多人说这个前后呼应,其实片尾赵涛的舞蹈是计划外的产物,原来的结尾只是赵涛幻听,听到了儿子在澳大利亚叫她,是一个魔幻的处理。但是在看景的时候,我站在汾阳的一片空场上,听到远处城市里传来我青春时候特别喜欢的一首歌。当站在那里与过去所喜欢的这首歌相遇的时候,有一种和青春重逢的感觉。我一下子觉得应该把结尾改成赵涛这个人物,在 50 多岁的时候,她也听到了一首她青春时候的歌,与青春重逢。而跳舞这个动作,在我的理解中,(是为了表达)这个女性仍然具有一种生命力,无论她过去经历了什么。

最后,我想说的是,阔别银幕 9 年,我有一些感触。9 年我的故事片没有在大银幕上放映,可能更多的是生气,而不是遗憾。希望这次《山河故人》大家能来电影院来看。因为我们整个电影创作的思路都是以大银幕的想象为基础的,包括分镜头的方法、景别的选用、演员的表演,只有在大银幕前才能比较完整的感受电影的美感。

希望大家能抓紧最后的时间,让影厅坐满,这样才能让《山河故人》在大银幕留的久一些。

看完这部电影确实想说点儿什么,不过觉得算不上评价。谈点个人对贾樟柯导演和影片的感受吧。

我的理解,故意或非故意地,《山河故人》深深地展示了一种对故人、故时、故土的眷恋和情怀,也就是“怀恋母体”。虽然老贾走出国门,踏上澳大利亚,虽然他似乎要离开县城的土地,但他的讲述依然深深植根在汾阳这个小小的县城里,离开一丁点儿都不行。

第一段,最圆熟,最沉着,最踏实。世纪之交的世界,恐怕是老贾最熟悉的世界;那会儿他还是个泥腿子,还是《站台》的时代,还是他没怎么在欧洲混开的时代。所以 1999 年的赵涛、张译和梁子最真,最对,最带劲;1999 年的汾阳也最野、最重、最顺溜。4:3 画幅配以一些纪录影像,加之明目张胆的一些象征意象和所谓魔幻现实(天上掉飞机、拿关公刀的孩子),也都是老贾用剩下的手段。这一段看着,情节很紧实,冲突很明确,故事走得快,也走得俗,不外是三角恋爱的点点滴滴,加以三个人物互相挤兑从而实现性格塑造。看得出,1999 年是贾樟柯怀恋的年份,也是他能手下留情,先不批评讽刺的年份。

第二段,也即现在,我看着就有点飘。老贾的讲述还是很有劲的,他不从汾阳开始,而是邯郸;不从赵涛或者张译开始,而是梁子一家。不过当梁子回到汾阳,赵涛一转头,其实我们才发现,拿关公刀的孩子长大了,但关公刀还是那把关公刀;汾阳还是那个小县城,还是有富有贫、有美有丑;法国人娶了中国人,礼物成了苹果手机,但是还是得给送礼物的赵总鞠躬。所以在老贾的梦想里,汾阳其实永远是汾阳,出问题的不是汾阳里头,而是“上海”的入侵。操着英语的到乐、操着上海话的后妈,无一不显示着一种格局上整体的不适。这里的不适不仅是影片里的,更是影片创作上的。贾樟柯对于县城以外的世界有了朦胧的探寻,畏惧地把张译塞到了那里,却不愿用镜头去表现;他对于外部世界的恐惧表现在语言、习俗和国籍上,把“国际学校”、“英语”、“国际校服”划分成侵犯汾阳、赵涛这些母体的符号,然后再让母亲对于孩子、孩子对于母亲的眷恋超越这些羁绊,产生最终的无奈与叹息。然而,作为从小在上海长大的我而言,事实上影片中的“上海”是有些一厢情愿了;只是这一厢情愿在这一刻还只是一种对外部世界的不解,在第三段则成了一种无可适从。

第三段,是影片收尾的一段。我的感觉,很明显,所有这一段的一切,都在为最后赵涛的独舞做铺垫,甚至整部影片都可以这样说。所谓澳大利亚,在这一段里彻底成了空泛、无所言说的一个背景、一个只为凸显父子不和、文化差异、母体依恋的场所。影像表达和讲述在这一段变得相当无力,只靠张艾嘉与董子健的母子恋看似惊世骇俗地支撑起一整段故事。原因在于,贾樟柯所熟悉的拼贴社会现实的手法再这一段不管用了,没有素材可供拼贴,时间上、空间上都没有;唯一接近的恐怕是那句“2014 国内反腐”。我很敬佩导演超出自己惯常手段的尝试,但效果并不十分好。

不过,我想,整部影片的结构在此时来看,其实就像是书法的一个“一”字,起笔浓重,顺笔带提,最后收尾时则发力下狠。赵涛最后的独舞,是能把整部影片味道最终结束的一个点,还是令人动容的。影片不断强调的“涛”与波涛之间的暗示、母亲与故土母体之间的勾连在这里达到顶峰。依然活着的狗,不加解释,但似乎是时间静止的一个暗示,也许母亲在故国、故土如同在时间胶囊一般保存在哪里,就如同那座宝塔,那些乡民,那些饺子,那只老狗。

这部电影的身份,是一部情节剧。这不是一个负面说法,李安也是情节剧大师;这只表明影片不侧重于在视听上有所突破,但强调它作品中故事、人物、精神气质等等方面。《山河故人》的画幅变化、穿插伪纪录画面等等,不说拾人牙慧,也是老贾拾己牙慧,无甚新意。但它的情节和故事,则很丰富,是比较能让普通观众也接受并且感动的。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我认为《山河故人》不光是情节剧,也是一部比较接地气的情节剧,是一部植根在创作者对于社会背景某种理解、期待和运用下的情节剧。

对于这样一个并不复杂,也看不出多少深刻外延的故事来说,贾科长的讲述方式就很重要。说实在话,我一直不是非常喜欢贾樟柯导演的作品,原因也许像许多人说的,是他那种对中国社会剪报式的拼贴(本片中“僧人给候车室老人超度”这个新闻作为一个情节出现了,真的是对现实社会实实在在的复刻),或者是对于视觉象征元素粗暴的运用(本片中依然存在,较粗暴的是笼子里的老虎,很类似《天注定》里路面上的蛇);但也有可能是出自于对马克穆勒的厌恶……但老实说,相对于《天注定》,《山河故人》的讲述方式我确实更喜欢些。

最后,其实像许多人所述的那样,贾樟柯面对着的是非常两极分化的评价。我想,他与欧洲电影节亲密的关系,西方影评人对他极高的评价,确实与他某种讲述中国的方式有关。我很难说老贾的电影是给我最大震撼、让我最想学习的电影;但他的讲述确实总存在着一种难以言说的独特气质。也许这种气质虽未能说冠绝天下,但也有其独特的魅力吧。就是这些感受。

客官,这篇文章有意思吗?

好玩!预告 App 接着看 (????) ?

再逛逛吧 ˊ_>ˋ

上一篇  下一篇

I 相关 / Other

东西被偷后,又给偷回来了,这算盗窃吗?

包括盗窃罪在内的侵犯财产罪,都要求以非法占有为故意。这是对主观上的要求,不是客观行为的表现。因此,客

有哪些酒好喝又适合女生?

(注:以下部分内容为知乎日报译)我要开始教坏萌妹子了,你们都让开!To me, ‘drinking responsibly

思考太久会感到疲惫,然后咖啡无效了,也有可能患病

我们大概都知道神经元活动和调控中最重要的一个机能是放电(firing),这是神经信号传递的外在可见形式 [1]

跑步跑得正开心,不行等一下,抽筋了

知乎日报注:本文仅供了解,具体情况处理请遵医嘱。小腿肚抽筋的痛苦可能每个爱好运动的人都经历过,也许您

想去海边度假,除了大众都熟知的地方之外,还有这些选择

今天还聊两个超级冷门的小岛,一个在英格兰,另一个在苏格兰,就连在英国的留学生都很少涉足到,都是本地人

I 热点 /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