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前沿 > 热点
奥国地 三岔河口畔的无名之地
徐凤文 2015-12-13 08:25:16

【城记】奥国地 三岔河口畔的无名之地

时间:2015-12-09 12:05:00来源:作者:徐凤文责任编辑:新领军者编辑

  很少有人还记得粮店街的历史沧桑了。更少有人知道,建国道两侧的奥式风情区和粮店前后街原来都属于奥匈帝国的租界。

  

1907年,天津奥匈帝国租界大马路繁华街景(左)

1900年,奥匈帝国士兵在天津奥租界的庭院里(右)

 

    撰文 | 徐凤文

 

 

  很少有人想到,这块位于昔日三岔河口畔的狭长地带跟遥远欧罗巴已经成为历史名词的奥匈帝国有多大关系。如果不是刻意有人为你说明,大多数人分不清位于海河东岸的奥租界和意租界的界限在哪里。即使在当年,奥租界与意租界的区别也很难分清:奥租界最繁华的大马路和意租界的大马路是一条马路,后来统一都叫建国道;现在的北安道是昔日意、奥租界的分界线,奥租界称为大安街,意大利人称之为的里雅斯特(当时翻译为迪里雅斯德)道。

  准确地说,“奥租界”应该叫奥匈帝国租界,或按老天津的说法,叫“奥国地”。借用简·莫里斯对曾经归属奥匈帝国的意大利滨海城市的里雅斯特的评价,奥国地是天津八国租界中的一个无名之地,是奥匈帝国遗留在遥远的东方的一只脚趾。但因与帝国的距离过于遥远,存在的时间又过于短促,加上这块河口边的土地历史曲折复杂,这个脚趾的形象在历史景观的演进中不仅模糊,而且变形。

 

  海河边的奥匈帝国

 

  奥租界、衙门东、烟草公司菜市东。

  大奥国、东天仙、机器磨房极壮观。

  ——《天津地理买卖杂字》

 

  1900年,德军司令部设在三岔河口附近粮店前街的大佛寺,对面是一家水铺。那时的水铺,也供应开水。有一次,一个叫齐克林的德国兵来到水铺找老板给沏咖啡。由于语言不通,加上水铺老板看见“洋鬼子”心生恐惧,更从来没见过咖啡这样的“洋玩意儿”,结果引发了一场意外的冲突。

  后来,德国人将靠三岔河口的这块地盘转给了结盟的奥匈帝国。1901年4月4日,奥匈帝国驻北京的公使馆发出的一封电报称:“我们因投入的兵力少,没有力量参与占领在北京和渤海(包括天津)之间的任何一处军事要地。”当时,奥匈帝国司令官手下只有32名海军陆战队员。据老人回忆:每当夕阳西下,奥国水兵三五成群,到粮店前街“大口朱家”烧锅永丰泰、永丰裕酒店要便宜酒喝,经常酗酒打人,调戏妇女之事亦时有所闻。

 

1936年天津地图上的旧奥租界(特别第二区)

 

  1902年12月27日,天津海关道唐绍仪与奥国驻津副领事签订了《奥租界设立合同》十三条,合同规定奥租界的四至是:东至铁路(今胜利路,旧为新货场大街);西临海河;南界沿胜利路与意租界接壤;北至金钟河(今狮子林大街)再向南折至铁路,即从三岔河口起点南到下闸口对岸(今自由道),占地面积1030亩。奥租界成立后,界内划分为四段进行治理,即东浮桥大马路向南至意租界(今北安道);粮店前街、粮店后街、小口、大口一带;西方庵、于场街、兴隆街一带;十字街、牛家台、地藏庵、白衣庵一带。与其他各国租界多为少人烟的“大开洼”不同,奥国租界与东浮桥对岸的老城相连通,从兴隆街到狮子林、十字街这一带,属于“千万声中杂市嚣”的老区。

 

奥匈帝国领事馆旧址

 

  虽然奥匈帝国租界上空飘扬着双头鹰国旗和黑黄两色国旗,但在租界内却找不到任何一个奥国商人。1914年,奥匈帝国租界内只有50个奥国人。按照奥租界章程,三岔河口以东奥租界内的中国铺户和居民,只要奥方提出购买和建设需求,半年之内必须完成动迁。但由于奥国财力所限,租界的开发采取的是先易后难、先南后北的“策略”。

  海河东岸沿岸向南的狭长地带,除了鸽子集有些零散的住户,大部分都是码盐堆的盐坨,民主剧场一带当时是个大水坑。奥租界当局将大马路以南区域规划成四条纵向的马路,即今民主道、自由道、进步道和大马路延长线:横向马路有平安街、寿安街、庆安街,还有一个在寿安街口的大兴昌胡同,胡同口的大兴昌货栈是当时河东地区最大的货栈,其前身为天津历史上着名的问津书院。

  三岔河口裁弯取直之后,削去了河道上的一个蹄形河湾,使原位于河东的奥租界与河北地区之间不再有河流相隔。原来盐坨西、北一带均为低洼的大坑,意租界填土垫高了,而奥国租界没有进行填地工程以及其他规划建设。过去在建国道和北安道口有一个大坡,奥租界比意租界低了一米多,每逢大水,包括民主剧场门前便成了汪洋泽国,水深及腰,店铺只得停业,门口都要堆上麻袋包,这正是当年奥租界敷衍留下的“历史后遗症”。

  租界当局在东浮桥(今金汤桥)附近修建了领事馆,重修了与东浮桥连接的大马路,红牌有轨电车开通后奥租界大马路一带颇为繁华,沿大马路一线商店、戏院、茶园、菜市场、饭馆鳞次栉比。兴隆街西头与奥国大马路之间还搭起了一座罩棚式庞大建筑,经营蔬菜、百货等生活用品,俗称“奥国菜市”。

  大马路以北多原住居民,地价和拆迁费用过高,且纠纷不断;而大马路以南地区,原本为大水坑和盐坨地,地势低洼,住户较少,因而奥匈帝国的租界规划和开发主要集中在大马路以南地区。除大马路地段建有西式楼房、兴隆街地段建有部分西式楼房,粮店街和十字街一带则始终未见西式建筑的踪影,只是名义上属于奥租界管辖而已。1903年,袁世凯开办的第一批三所官办小学,一在城里的城隍庙,一在关上的河北大寺,另一所就在奥租界粮店后街的行宫庙,成为中国官方在各国租界内开设的唯一一所官办小学,这也是奥国地的一大特色。

 

  大口前的粮店前街

 

  河东粮店后街六十号(旧门牌为六十二号)这所故居,是我祖父晚年购置的,先父即在这所故居长大成人。这所故居呈正方形,西东和北南各是十间房的长度,分四个院,为“田”字形。后部分是一个大后院,后院的后门在粮店前街,即三岔河口附近,隔河就是天津旧城东门外的天后宫和玉皇阁。

  ——李端《家事琐记》

 

  李端是李叔同的次子。李叔同的父亲李筱楼,与李鸿章是同年进士,以经营盐务和开设桐达银号致富,晚年时在粮店后街购置了一处宅院。李家的这处宅院占地约2亩,大门楼在粮店后街,大院西头有个后门在临近河沿的粮店前街。大院右侧有一处五层高台阶的“洋书房”,就是当年李叔同读书的地方。

 

民国时期旧奥租界河坝,左侧远处塔楼为冯国璋故居

 

  “桐达李家”所在的粮店街是清代天津粮食的集散地,包括“成发号冯家”在内的天津粮店业“八大成”均集中于此。前街临河,各家粮栈在此装船卸粮,买卖兴隆;后街多为殷实富户。

  当年,三岔河口尚未裁弯取直,北运河依然沿故道在奥租界北界与南运河汇流。从粮店街到河对岸的玉皇阁、天后宫,要从大口坐摆渡过河。大口,也是当年海河停船靠岸所在,人烟稠密,市井兴旺。奥租界河对岸住着的是名列天津八大家之首的“天成号韩家”。天成号韩家对岸的大口河边粮店前街大狮子胡同,也有一个大家族,叫“成发号冯家”。冯家祖籍金陵,明代万历年间迁居天津,其后辈曾到韩家的海船上谋生,后自购海船经营南方的木材。到清咸丰年间,冯家第七代开设成发粮店,是粮店前街最有名的富户,人称“河东冯家”。

  虽然粮店前后街一度归奥租界管辖,但奥匈帝国因财力有限,无力拆迁改造,因此粮店前后街在归属奥国租界期间变化不大。随着租界的设立、铁路的兴起、漕运的衰落及近代贸易的兴盛,昔日的粮店街逐渐演变成一条产业街。最初的工厂基本为依托附近的粮食业和菜市的配套小厂子,如大口河沿处的义记铁工厂生产碾米机,邱家胡同还有一家文化机米厂,机米厂附近有一个大院,专门加工天津着名的青麻叶、白麻叶大白菜销往南方;粮店前街的合记蛋厂生产的蛋黄粉,专销香港等口岸。当年,这里还有多家与外商做进出口买卖的商家:粮店前街有包销煤油的谦祥曹家、公兴存罗家,经营草编的草帽辫杨家,经营麻袋的麻袋王家。因为毗邻东浮桥菜市和奥国菜市,以设在粮店前街的冠昌隆为代表,这里还成为经营泊镇鸭梨(即天津鸭梨)的水果商行店铺群。

 

1916年,李叔同一家在粮店后街合影。前排左起第一人为李叔同次子李端

  

  李叔同曾写过一首《忆儿时》:“春去秋来,岁月如流,游子伤飘泊。回忆儿时,家居嬉戏,光景宛如昨。茅屋三椽,老梅一树,树底迷藏捉。高枝啼鸟,小川游鱼,曾把闲情托。儿时欢乐,斯乐不可作。儿时欢乐,斯乐不可作。”一百多年前,位于粮店后街的李叔同家的宅子几度易主,李叔同的洋书房也见证了此后历史的复杂变迁:1958年大跃进时,李叔同的洋书房和其他几间房子被改成了“公共食堂”;“备战备荒”时,洋书房的地下又被改成了防空洞;1976年唐山大地震,原来磨砖对缝的青砖墙损毁较多,当时的房主为了改善居住条件,将门口向前移动了一些。可惜,2003年左右,李叔同旧居被拆除了。

  1958年建国十周年“大庆”前,为了修建中心广场,拆除了原意租界河沿的一些房屋,后又随着海河东路的开通,拆除了大口胡同以南临河岸的一段粮店前街,包括冯国璋故居那个高耸的奥式塔楼也拆除了。十多年前,这里变成了一片绿地,空了很长一段时间,经常看见有人在这里放风筝。后来,河边盖起了李叔同旧居纪念馆,修了奥式商务风情区,海河边的那些奥式小洋楼加上了整齐的红顶子。只是,很少有人还记得粮店街的历史沧桑了。更少有人知道,建国道两侧的奥式风情区和粮店前后街原来都属于奥匈帝国的租界。这里,渐渐变成天津历史景观中的一片无名之地了。

 

李叔同故居

  

打赏的人

上一篇  下一篇

I 相关 / Other

付费A股观察:暴风雨下,期待下周峰回路转

电视剧里好人最后死,你觉得觉得可惜,坏人变好再死,你会哭的稀里哗啦。同理,一个人对你好一天,你会开心

解筱文:铁路工业旅游的大时代当开启

解筱文:铁路工业旅游的大时代当开启解筱文 本文刊于2015年12月14日《经济观察报》(第749期)旅游,时至

开班咯!双桥沟初级攀冰培训班

攀冰介绍攀冰是攀登高山、雪山的必修科目,更是登山运动的基本技能之一。攀冰是一项借助于装备和技术器材

郑洪升和韩愈聊天

我和韩愈聊天——我和家里的名人聊天(25) 郑洪升
我和名人聊天以来,许多名人因长期没人搭理他们

情侣流沙壳驾到~虐狗啦!

之前圣诞流沙受各位小主宠幸,这次干脆一口气做两款流沙的给大家过过瘾~是情侣款哦!灵感来源于虐狗圣地:电

I 热点 /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