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娱乐前沿 > 热点
西藏人大:助力脱贫奔小康,边疆人民心向党
2020-12-21 14:43:52
“截至2019年底,西藏74个贫困县(区)实现摘帽,62.8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从2015年的1499元增加到2019年的9328元……” 西藏是全国唯一的省级集中连片特殊贫困地区,是全国贫困发生率最高、贫困程度最深、扶贫成本最高、脱贫难度最大的深度贫困地区,确保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是西藏的第一民生工程。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和特殊关怀下,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西藏自治区脱贫攻坚取得重大胜利。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在西藏自治区党委的领导下,西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西藏工作的重要论述,坚决扛起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大政治责任,瞄准“两不愁三保障”目标,充分发挥人大职能作用,充分发挥人大代表模范带头作用,充分发挥驻村工作队关键作用,扎实推进党中央和区党委关于脱贫攻坚重大决策部署落实到位,为西藏历史性消除绝对贫困作出积极贡献。 2020年6月,西藏自治区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听取审议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2019年全区脱贫攻坚工作情况的报告。(西藏人大供图) 在西藏,省级领导同志带头联系条件最艰苦、脱贫任务最重的深度贫困县,分片包干、调研督战,是自治区党委落实脱贫攻坚责任的重大举措。以自治区党委副书记、人大常委会主任洛桑江村为首的自治区人大常委会领导集体,把联系帮扶作为重要政治责任,坚持每年至少赴扶贫联系县(区)2次,督促落实各项扶贫政策,特别是扶贫产业发展、易地扶贫搬迁、劳务组织输出、农村专合组织建设等,帮助基层进一步明确发展思路,解决实际困难、助推当地发展。 日喀则市南木林县是洛桑江村的扶贫联系点。作为日喀则市第一人口大县,产业起步晚、底子薄、资源匮乏,是自治区脱贫攻坚工作中最难啃的硬骨头之一。洛桑江村多次前往调研,深入了解致贫原因,与当地干部群众共谋增收之计、共商脱贫良策。 为了实打实发展好产业,洛桑江村考虑当地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艾玛土豆”具有较好的种植推广前景,多次深入南木林县艾玛乡马铃薯种植基地,实地调研特色产业发展,引导当地把艾玛土豆种植加工作为产业扶贫重点,切实把特色资源转化为促进群众脱贫增收的富民产业,全面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 2019年8月,西藏自治区党委副书记、人大常委会主任洛桑江村(右一)调研南木林艾玛乡马铃薯长势情况。(西藏人大供图) 人大履职:扎实推进确保政策落到实处 为把脱贫攻坚工作贯穿到人大依法履职尽责全过程、各环节,西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连续5年将脱贫攻坚工作列入监督工作计划,深入开展专题调研,持续听取自治区政府关于脱贫攻坚工作专项报告,不断加大跟踪督办力度,切实做到寓监督于支持中,有效推动政府及有关部门落实扶贫政策,聚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2016年9月26日至28日,在西藏自治区人民大会堂,自治区十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六次会议听取审议自治区政府关于全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情况的报告并开展专题询问。常委会组成人员、列席会议的人大代表就基础设施建设、金融扶贫、援藏扶贫等问题进行问询,自治区扶贫办、发改委、民政厅、人社厅等10个部门和单位负责人到会应询。相关负责人介绍,自治区人大常委会聚焦脱贫攻坚重大决策部署落实,开展全方位立体式监督,推动自治区政府进一步把脱贫攻坚作为一项重大战略工程、重大基础工程、重大政治工程抓紧抓实抓好。此前在2016年6月,自治区人大常委会成立专题调研组,多位副主任带队在全区7地市和除墨脱外的所有县(区)开展为期长达1个月的调研,走进田间地头、草原牧场,来到扶贫搬迁点、农牧民合作社,深入农户家中、学校、医院访贫问苦,与有关部门负责人交流座谈,了解全区各县(区)贫困程度、致贫原因。 与此同时,自治区人大常委会紧盯重点难点问题,持续开展全程跟踪式监督,把专题调研与听取政府专项报告结合起来,把全程跟踪督办审议意见落实作为监督的重要事项,确保脱贫攻坚监督工作有的放矢、切中要害、取得实效。2017年,自治区人大常委会组成3个调研组围绕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工作情况进行专题调研,深入日喀则、昌都、那曲三地市27个县、120个项目(点)开展实地调研,重点对那曲、山南两市落实常委会组成人员审议意见情况进行跟踪督办,并听取审议全区2017年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专项报告,提出差异化政策,加快深度贫困地区建设步伐、扶贫扶志增强深度贫困群众内生动力等意见建议。 2018年,为及时掌握全区2017年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专项报告审议意见涉及的“六条建议”落实情况,自治区人大常委会组成3个工作组,对昌都、那曲、日喀则三市的21个县80多个调研点进行深入调研、跟踪检查。 2019年,聚焦当年未脱贫摘帽的19个深度贫困县,自治区人大常委会组成4个调研组,分赴昌都、日喀则、那曲、阿里4地市,开展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工作专题调研,在充分肯定全区脱贫攻坚成效的基础上,对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经验做法进行深入调研总结,提出加强产业建设、提升公共服务、扶持边缘户群众、巩固脱贫成果等意见建议。 2020年,自治区人大常委会还突出推动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整改,大力开展脱贫攻坚拉网式调研督战。结合自治区人大常委会2020年工作要点和监督工作计划,组成综合调研组,分赴全区7地市开展调研督战,为巩固提升脱贫成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边境地区发展听民声、汇民意、聚民智,助力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同时,自治区人大常委会还启动了扶贫领域立法工作,目前已完成区内外调研等前期工作。 2020年10月,西藏自治区人大机关驻那曲市尼玛县甲谷乡东隆村工作队结合宣传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与群众共同研究巩固提升脱贫成果办法。(西藏人大供图) 代表担当:带头闯出幸福生活 人大代表来自各行各业。在全面推进脱贫攻坚工作中,各级人大代表积极带领群众增收致富、摆脱贫困。 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格桑德吉是林芝市墨脱县的一名门巴族教师。艰苦求学的经历,让她深知教育是改变贫穷落后的唯一出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师专毕业后,格桑德吉毅然回到墨脱,成为一名小学老师,成为大山里孩子们的引路人。格桑德吉说,让孩子们有学上、上好学,帮助墨脱发展越来越好,就是她坚守的初心。19年来,格桑德吉奔走在大山之中,劝说那些因观念落后、上学路途遥远艰险而辍学的孩子们回到学校;为他们讲述外面的世界,唤起孩子们走出去的动力。为劝说家长放弃为14岁小女孩筹备婚礼将她送回学校,格桑德吉第一天没劝回,第二天再去、第三天依然再去……最终那名14岁的小女孩如愿继续读书,多年后不仅顺利大学毕业,还像格桑德吉一样投身西藏的教育事业。近年来,随着教学条件的改善特别是当地群众教育观念的转变,在格桑德吉等一批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越来越多的墨脱县孩子通过教育走出大山,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玉珍是自治区十一届人大代表,昌都市芒康县纳西村人。“我是普通的农牧民,但我想改变贫穷的面貌,于是开始尝试做各种生意。2007年,我开始配制葡萄酒,经过不断学习创新,将无法及时卖出去烂在树上的葡萄变成带领老百姓致富的资源。后来,我又带动周边的人种植藏红花,努力改善大家的生活。”这是2018年玉珍第一次参加自治区人代会时讲述的亲身经历。如今的她被称为“葡萄酒大王”,这不仅是对她精湛酿酒技术的赞扬,更是对她带领当地贫困群众增收致富的肯定。 在西藏自治区各级人大代表中,不乏像格桑德吉、玉珍这样发挥表率作用的人大代表。他们植根人民、心系群众,以各种方式投入到本地区本行业脱贫攻坚工作中,用一份爱心、一份赤诚,践行着人大代表为人民的初心和使命,为自治区决胜脱贫攻坚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 选优配强工作队:扎实开展驻村帮扶工作 驻村帮扶工作队是开展脱贫攻坚工作的最有力抓手。自治区人大常委会把人大机关驻村工作队作为联系贫困群众、帮扶贫困群众的桥梁纽带,每年向6个驻村点选派24名驻村干部和第一书记,让有担当、能作为、敢创新,对贫困群众有感情、有丰富基层工作经验的干部充实到驻村工作队中。各驻村工作队员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多方联系,积极协调,切实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近两年6个驻村点共落实项目15个,资金达500余万元。 那曲市尼玛县甲谷乡地处西藏西部,海拔高,人口稀少,基础设施滞后,自治区人大机关在该乡有3个驻村点。2017年来,为甲谷乡群众解决办实事项目资金达300余万元,为规模化养殖、市场化运作提供了有益探索。2020年,驻村工作队协调国网西藏电力有限公司共投入210万元,完成该乡过扎村、吉松村部分电力线路建设,受益群众43户,2020年8月已建成通电,实现了部分群众使用电视、冰箱等电器的梦想,增强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信心。 那曲市双湖县措折罗马镇佳隆村是深度贫困的地方,2020年,驻村工作队了解到群众有外出务工愿望后,积极协调,为50名贫困群众开展驾驶培训项目,使农牧民群众有了一技之长,增强了外出务工的勇气。 人大机关还组织干部参与结对帮扶,160多名科级以上干部与160多户贫困家庭结成帮扶对象,每年开展不少于2次帮扶活动,3年共计帮扶资金30万余元。积极开展消费式扶贫,帮助解决群众土豆销售渠道不畅、增产不增收等问题,协调有关部门承销驻村联系点艾玛土豆40万斤,实现群众增收75万元。 2020年,西藏脱贫攻坚正式由集中攻坚阶段全面转入巩固提升阶段。为确保脱贫群众不返贫,针对部分贫困人口返贫和边缘人口致贫风险高的实际,自治区人大机关6个驻村工作队扎实开展“面对返贫现象、应对返贫风险”专题调研,为动态消除绝对贫困提供决策参考。同时,积极帮助推进“志智双扶”工作,坚持扶“志”与扶“智”并重,增强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进一步坚定人民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心。

上一篇  下一篇

I 相关 / Other

湖北:脱贫攻坚战场上的“杠杆力量”


图为国家税务总局湖北省税务局党委书记、局长胡立升(左三)走访贫困户。

在湖北脱贫攻坚战场上,活跃着一支“蓝色”小分队:他们送政策上门,与企业互动,驻乡村帮扶,以税收为杆杠,撬动各种社会力量助

【河北】多措并举帮助贫困劳动力就业

促进贫困人口就业增收,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内容。记者从省人社厅了解到,脱贫攻坚战全面打响以来,我省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抓紧抓实就业创业扶贫工作,多措并举帮助贫困劳动力就业,

姚顺武:用绿色发展助力脱贫攻坚

核心提示:他是来自古徽州州府所在地的基层农民代表,通过推进产业兴村、旅游扶贫,让村民们过上富而美的好日子。他还勇担“为绿色发展建言”的时代使命,为新安江水生资源的保护与徽派历史建筑的保护利用积极发

美国西雅图提出“扶贫”法案允许抢劫:如果你穷 而目前美国两党讨论的最新经济刺激方案只有9080亿美元

会议并没有取得任何实质性的结果。 据报道,作为法案提出者之一的丽萨同时也担任市议会公共安全委员会的主席。 所谓的“扶贫”法案提出后,在政府内部引发两极讨论。 据雅虎财经报道,经济智库Foundations

刘文福:精准帮扶 绘就村民好生活

《中国人大》全媒体记者于浩 通讯员刘禹彤 顾大鹏 李艳辉12月17日北京报道:11月16日,午后暖阳为唐山市迁西县滦阳镇铁门关村镀上了一层金黄。沿着村中宽阔笔直的水泥路驱车前行,记者来到修葺一新的活动广场,

I 热点 /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