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多彩生活 > 点滴
宋代泥塑摩喝乐持莲童子 推荐
小柯 2018-02-01 20:48:59

rPP我酷网

■湖南慈利魏咏柏rPP我酷网

七夕节是中国传统节日,这个节日在汉魏之际确立之后,一直到唐代,其节日活动主要是以拜星乞巧为主,相沿成习,未有大变。但到了宋代,七夕风俗却大为改观,不仅节日气氛空前热闹,而且出现了众多前所未有的节物,如泥孩儿摩喝乐、谷板、种生等。尤其是摩喝乐,更是令宋代官民趋之若狂。rPP我酷网

如图所示是一件宋代泥塑摩喝乐持莲童子。童子高约5厘米,坦胸露乳,面部和衣纹线条简洁而流畅,且显得力道十足。童子右手持莲,憨态可掬,整体造型浑朴稚拙。rPP我酷网

泥塑摩喝乐首创于宋。这种造型在宋代出现的起因,如今专家说法不一。一说与佛教有关。将其称作“磨喝乐”或“摩睺罗”,是借用佛教天龙八部之一大蟒神“摩呼罗伽”的梵文音译;一说与“化生”习俗有关,元代僧人圆至注引《唐岁时记事》:“七夕俗以蜡作乳儿形,浮水中以为戏,为妇人宜子之祥,谓之化生。”还有一说,既与佛教的“莲花生子”,也与传统的“莲生贵子”说法有关。rPP我酷网

不管怎样,宋代非常流行“摩喝乐”。摩喝乐常见为各种造型的泥塑小娃,人物表情惟妙惟肖。供奉玩赏“磨喝乐”,成为宋代“七夕”时一种节令性风俗。《东京梦华录》载:“七夕前三五日,车马盈市,罗绮满街,旋折未开荷叶,都人善假作双头莲,取玩一时,提携而归。又,少儿须买新荷叶执之,盖效颦磨喝乐。”吴自牧在《梦粱录》有书:“市井儿童手执新荷叶,效摩睺罗之状,此东都流传,至今不改。”rPP我酷网

由于摩喝乐广受民间喜爱,内容渐渐扩展,由传统的化生孩儿,到神佛偶像,世俗人物,奇花异兽,社会风情,应有尽有。然而,这种内涵的泛化,是否导致这一风俗渐渐走向消解?反正到了明清时期,民间求子和生育的崇拜,基本上都转移到山神娘娘(碧霞元君)、海神娘娘(妈祖)和送子观音身上去了。这样,这些古老又优美的摩喝乐在人间便渐渐消失。它体积小,多为陶土,不易久藏,故能传世者不多。rPP我酷网

上一篇  下一篇

I 相关 / Other

独具匠心的宋代精美扇面 推荐

扇面作为绘画的一种形式被继承、发扬、光大。实已脱离了纨扇的实用性,塑造了艺术化的纨扇面形状的绘画作品,被历代皇室显要,达官贵人,文人雅士作为精品珍藏。《浴婴图》绢本|设色|35cmx35cm美国弗利尔美术馆藏此图

独具匠心的宋代精美扇面 推荐

扇面作为绘画的一种形式被继承、发扬、光大。实已脱离了纨扇的实用性,塑造了艺术化的纨扇面形状的绘画作品,被历代皇室显要,达官贵人,文人雅士作为精品珍藏。《浴婴图》绢本|设色|35cmx35cm美国弗利尔美术馆藏此图

独具匠心的宋代精美扇面 推荐

扇面作为绘画的一种形式被继承、发扬、光大。实已脱离了纨扇的实用性,塑造了艺术化的纨扇面形状的绘画作品,被历代皇室显要,达官贵人,文人雅士作为精品珍藏。《浴婴图》绢本|设色|35cmx35cm美国弗利尔美术馆藏此图

宋代以来最高等皇家宫观:江西大上清宫遗址露真容 推荐

中新网江西龙虎山1月21日电(记者王剑)历经四年的考古发掘,中国道教祖庭江西龙虎山大上清宫遗址考古发掘取得阶段性重大成果,显露“真容”。专家们认为,上述遗址是中国自宋代以来最高等级的皇家宫观。记者从1月21

龙泉驿出土宋代墓群 古时“化妆柜” 完整进墓中 [快讯]

发掘现场修复武士俑M10墓■墓主北宋仁宗时期著名山水画家高克明,考古人员推测,他是被后人迁葬至成都的。■生平宋真宗景德(1004~1007年)年间游历京师,大中祥符中(1008~1016年)进入画院。宋仁宗时,"命其画图壁以试才

I 热点 /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