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手册 > 健康 > 健康宝典
杨式太极拳 太极拳前弓后蹬步的练习要领
2016-01-13 17:35:53

  常言道,太极功夫始于足下,因此,想要练习杨式太极拳,首先要从前弓后蹬步练起。太极拳的特点是虚实转化,在足下可灵活的变化,下面我们先学习一下太极拳教程吧!

  杨式太极拳前弓后蹬步的练习要领

  杨式太极拳动作柔和缓慢,当今有很多人将杨式太极拳作为养生拳法练习,但是您的练习方法正确吗?

  一、站位

  弓蹬步的定势,前脚掌朝正前方,后脚掌外斜45°至60°。两脚间横向距离同肩宽。即前脚的外侧沿同后脚的脚心与两肩峰的下垂点落在两条平行的直线上,习惯上把这个距离称之为“自然裆”。

  两脚的前后距离由练习者的出步能力所决定。前腿弓满,后腿蹬展,左右两胯横平。躯干直竖,两肩与两胯上下相合,脊柱不扭不拧。

  习太极拳站姿很重要,只有站的稳,身才能立的正,因此,要训练腿部力量,腿承载着整个周身的力量。

  身体的重力垂线,即百会与会阴垂直到地面上的落点,在两脚间的前2/5处。也就是前脚的涌泉至后脚跟(两劲点)连线的后4/5处。

  二、劲力的走行

  要练好“其跟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的走劲要领,必须处理好以下三要点。

  (1)两张“腿弓”要张好

  前腿“弓满”

  是指前弓腿的脚前掌至命门处这一张弓的弓背上张力要均匀一致要达此要求,膝盖的位置就成了关键,若膝盖越过足背就会形成一张“断弓”,整个弓背会折成“三节棍”。

  腰在身体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很多人都说练腰就是练肾,通过练腰能达到补肾效果。

腰力不能下达涌泉

  腰力不能下达涌泉,根力也不能上达命门上下之力只会滞留在膝间这个三角区内,形成对膝关节的强大压力和冲击力,这样不但破坏了弓蹬步周身之力的完整和通达,而且必然出现散架,练出体病,造成对膝、踝关节的损伤。

  前膝的位置放在何处为好呢?杨澄甫先师讲:“膝盖不越过足背,足跗须软如棉,足心涌泉穴方能松沉踏地,”其次子杨振基老师讲:“前弓脚小腿与地面垂直,前弓的活动限度为膝盖不能越过足尖。”

  傅钟文先生讲:“弓步时腿的屈度以小腿垂直为准,”杨家弟子们,如崔毅士、董英杰、牛春明、李稚轩等都是这样练的。

  我们可以做一个实验,弓步桩架摆好,前膝尖落到脚面根部,把右手背贴在命门处,这时你会感觉得桩架稳扎,劲力饱满。然后你有意让前膝前移,当膝盖越过足背时,你会觉得腰劲渐失,且腰椎前凹。

  当膝尖垂直或越过脚尖时,周身劲力的贯串就会散乱,功架也会‘懈塌、松散。所以小腿不过垂直线,膝尖落在脚面的根步,是前腿弓满、张力均匀的最佳腿位。

  后腿蹬展,展的意思是直而不僵,自我感觉膝窝的肌肉不绷,若绷紧了,关节顶死,失去松弹,那就是一张“死弓”;若蹬而不展,膝关节处打了一弧,那就是一张“软弓”。软弓者不具 “发于腿”的能力,上下不能贯通,劲力走不出来。

  还须明白,前后两弓的张力应该是对等的、均匀的,若出现“断弓”、 “死弓”“或“软弓”,就破坏了两弓的整体张力。

  (2)劲的根点要扎准

  两脚全掌踏地,前踩后蹬,但不可满脚掌平均对待。前踩的“根儿”应该发自前脚的前掌,后蹬的“根儿”应该发自后脚的后跟。这样实中有虚的练法,才能产生出透达的根劲和“锥劲”。

  (3)劲路要顺畅

  前脚掌向前下的踩劲向后上反弹,直达命门,同后撑的腰脊合为一劲;后脚跟向后下的蹬劲向前上反弹,直达尾阁,同前收的尾阁合为一劲,两劲主宰于腰。

上一篇  下一篇

I 相关 / Other

陈式太极拳 练太极拳对身体部位的要求


  陈式太极拳是太极拳门派中成立最早的门派,太极拳的特点是柔和缓慢,练习陈式太极拳能达到祛病延

太极拳预告片 学习太极推手的六大技巧

  推手是每个习武者的梦想,很多习武者将太极推手定为自己的目标。太极拳的好处是强身健体,长练太

太极拳实战 太极拳技击原则和技击步骤


  纵观武术历史,太极拳在其中可以说是一枝奇葩,其不仅有神奇的养生

太极推手 浅谈太极拳辨证技法的运用


  太极拳在我国历史上已有多年的发展,小编今天要与您学习的是太极拳

太极拳预告片 太极拳调和气血的八字要领

  由于不规律的生活习惯,及不健康的饮食,导致现代人出现“城市文明病”。太极拳的好处

I 热点 /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