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手册 > 健康 > 健康宝典
别再堆积腹部脂肪了!心血管疾病蠢蠢欲动
米米 2016-10-08 12:35:46

《Journal△of△the△American△College△of△Cardiology》刊登美国心肺血研究所(National△Heart, Lung, and△Blood△Institute)的最新研究,指出即使个体的身体质量指数(body△mass△index, BMI)在标准范围內,要是其具有大肚腩、腹部脂肪堆积,其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disease)的风险仍可能增加。S9V我酷网

研究招募1,106位、年龄位于中年阶段的受试者,并持续追踪长达6年的时间。电脑断层扫描(computed△tomography△scan, CT△scan)结果显示,6年下来,受试者皮下脂肪平均增加22%,而腹腔內脂肪则增加约45%。大体而言,脂肪总量增加及脂肪密度减少和心脏疾病风险增加相关;虽然2种存于身体不同位置的脂肪量增加皆和心血管疾病风险因子有关,然而根据作者的实验结果,和皮下脂肪相比,腹腔脂肪增加与心血管疾病风险因子的出现及恶化有更密切的关联。S9V我酷网

研究刊登在《Journal△of△the△American△College△of△Cardiology》第68卷第14期 第1509-1521页S9V我酷网

上一篇  下一篇

I 相关 / Other

多吃膳食胆固醇不用怕?当心脂肪肝炎性疾病

美国新版饮食指南取消了膳食胆固醇的摄取上限,台湾的国民饮食指南也要跟着调整?国內专家认为,虽然膳食胆固醇不一定直接影响到血液胆固醇,进而提高代谢症候群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但也不能完全不设限,研究发现,

偏好高脂肪食物 恐基因所致

(中央社巴黎4日综合外电报道)国外一篇研究今天指出,拥有一种独特变异基因的人,会比其他人更偏爱高脂肪食物,使得人们的饮食偏好,可能有部分已天生注定。法新社与澳洲广播公司新闻网(ABC△News)报道,意外的是

如何消除过高的內脏脂肪?专家这样建议...

台湾是美食天堂,不论何时何地,都能轻易地满足口腹之欲。可是,如果吃得多,又懒得动,特别是能躺就不愿意坐、能坐就不肯站著,自然而然就会出现一坐下来小腹两旁有一圈很明显的游泳圈。这样的生活习惯,经年累月下

进击的脂肪!小心中枢型肥胖会“伤心”

我们都知道,体重=骨头重+肌肉重+体脂肪重+其他(血液,体液等)。身体质量指数 (Body△mass△index, BMI) 是用体重(公斤)除以身高(米)平方推算出来,虽然方便但是有点粗糙。因此,用BMI评估身体状况并不客观,同样的B

南京一城管执法时被刺 [焦点]

南京一城管执法时被刺 腹部受伤严重抢救无效 9月22日晚上,南京玄武区锁金村发生一起水果贩子伤人事件。四名执勤民警先后两次告知对方不能占道经营,但对方丝毫没有感到错在哪。就在民警控制过程中,对方手持水果刀

I 热点 /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