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多彩生活 > 点滴
“第一把交椅”为何到宋代才出现? 推荐
花火 2018-02-05 11:50:38

“交椅”的称呼始见于宋代文献,目前虽未发现当时的实物,但在宋人绘画中可见其形象。1Ru我酷网

1Ru我酷网

宋代《蕉荫击球图》中的圆背交椅1Ru我酷网

故宫博物院藏1Ru我酷网

1Ru我酷网

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中的直背交椅1Ru我酷网

故宫博物院藏1Ru我酷网

《蕉荫击球图》中画有两小儿在击球戏耍,其后一妇人倚靠长桌,身后就是一把圆后背交椅;《清明上河图》中也出现这种直后背交椅的形象,可知这种椅子在宋代十分流行。1Ru我酷网

交椅为什么到了宋代才流行,这与技术工艺没什么关系。因为以榫卯为核心的细木工技术,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1Ru我酷网

经很发达了,足以应付像交椅这样相对简单的结构。它到宋代才出现的原因,是古人的生活习惯。1Ru我酷网

古人坐姿的演变1Ru我酷网

在中国古代,礼仪制度决定了坐姿,坐姿又决定了坐具的造型。唐代以前,虽然有了胡床等高型家具传入汉地,但传统的起居方式仍以席地而坐为主,具体的有跪坐、伸足平坐、侧身斜坐、盘足趺坐等各种姿势以及相关礼仪。1Ru我酷网

1Ru我酷网

战国青铜俑1Ru我酷网

1Ru我酷网

东晋《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画像砖》1Ru我酷网

现藏南京博物院1Ru我酷网

隋唐五代时期“席地而坐”被视为尊贵的做法。唐代1Ru我酷网

画家1Ru我酷网

阎立本的《步辇图》中,唐太宗李世民即盘腿坐于步辇之上。同时垂足坐也较多见,现藏台北故宫的唐人《宫乐图》反映了当时垂足坐的情景。经五代十国至宋代,“垂足坐”逐渐取代席地坐成为主要坐姿,在宋代的人物风俗画中,采用垂足坐的形象已普遍可见。1Ru我酷网

1Ru我酷网

1Ru我酷网

阎立本《步辇图》1Ru我酷网

现藏故宫博物院1Ru我酷网

1Ru我酷网

唐《宫乐图》1Ru我酷网

台北故宫博物院1Ru我酷网

1Ru我酷网

宋《江妃玩月图》1Ru我酷网

交椅因腿足交叉而得名,又称折叠椅,它不仅适于居家使用,也是达官贵人外出携带的常备之器。它下半部分的形态与更早流行的交杌完全相同,都是由八根直材组成的折叠结构,可表明两者之间的发展关系。但交杌是从外域传入的家具,早期实物现已不存。在漫长的席地起居时代,由于受到跪坐礼仪的约束,早已传入中原的交杌,不会在短时间内演变成交椅而得到广泛的使用。1Ru我酷网

1Ru我酷网

北齐《校书图》中的交杌1Ru我酷网

1Ru我酷网

明黄花梨木有踏床交杌(正视图)1Ru我酷网

1Ru我酷网

明黄花梨木有踏床交杌(侧视图)1Ru我酷网

1Ru我酷网

明黄花梨木有踏床交杌(折叠状态)1Ru我酷网

1Ru我酷网

西风东渐1Ru我酷网

交椅分直后背和圆后背两种形式。直后背交椅不是中国的原创,它的使用可以追溯到3500年前。1922年埃及的图坦卡蒙王朝中出土了一把结构复杂、装饰华美的交椅。1Ru我酷网

上一篇  下一篇

I 相关 / Other

宋代泥塑摩喝乐持莲童子 推荐

■湖南慈利魏咏柏七夕节是中国传统节日,这个节日在汉魏之际确立之后,一直到唐代,其节日活动主要是以拜星乞巧为主,相沿成习,未有大变。但到了宋代,七夕风俗却大为改观,不仅节日气氛空前热闹,而且出现了众多前

独具匠心的宋代精美扇面 推荐

扇面作为绘画的一种形式被继承、发扬、光大。实已脱离了纨扇的实用性,塑造了艺术化的纨扇面形状的绘画作品,被历代皇室显要,达官贵人,文人雅士作为精品珍藏。《浴婴图》绢本|设色|35cmx35cm美国弗利尔美术馆藏此图

独具匠心的宋代精美扇面 推荐

扇面作为绘画的一种形式被继承、发扬、光大。实已脱离了纨扇的实用性,塑造了艺术化的纨扇面形状的绘画作品,被历代皇室显要,达官贵人,文人雅士作为精品珍藏。《浴婴图》绢本|设色|35cmx35cm美国弗利尔美术馆藏此图

独具匠心的宋代精美扇面 推荐

扇面作为绘画的一种形式被继承、发扬、光大。实已脱离了纨扇的实用性,塑造了艺术化的纨扇面形状的绘画作品,被历代皇室显要,达官贵人,文人雅士作为精品珍藏。《浴婴图》绢本|设色|35cmx35cm美国弗利尔美术馆藏此图

宋代以来最高等皇家宫观:江西大上清宫遗址露真容 推荐

中新网江西龙虎山1月21日电(记者王剑)历经四年的考古发掘,中国道教祖庭江西龙虎山大上清宫遗址考古发掘取得阶段性重大成果,显露“真容”。专家们认为,上述遗址是中国自宋代以来最高等级的皇家宫观。记者从1月21

I 热点 / Hot